廣東的真耶穌教會沒有見到省級機搆,即支部一級的資料。所見相關資料非常零碎,難窺全貌。主要根據除《卅年專刊》而外,主要還是《聖靈報》。
廣東總況其概如下:據《聖靈報》,六次臨大(后改稱七大,一九三零年召開)上,確定由朱恩光執事到此幫助教會。一九三二年,七次臨大(后改稱八大)上朱恩光報告廣東情況說:“六次大會以后,正假師傅派在廣東本會大肆搗亂之時,彼時有一二本會頗受其蒙混,形將被其陷害,故總部派弟前往該處本會幫助。經許多之勸戒警醒,始漸次把受迷惑之弟兄反正過來。而假師傅之工作,終歸失敗。”即,開革張巴拿巴在廣東也引發了軒然大波,分化、迷惑。只是不知道更詳細的情況。
廣州真會:建於一九二七年。一九三二年時是“早已明了大局,正在興旺進展中”。吳約生在七次大會上報告說,有信徒一百余人,負責人為“司徒於奉先生”(為什么不稱長老或執事,不詳)。傳道人為張寧法、執事吳約生、財務黃基磐、書記梁耀基、庶務張天佑。每晚聚會約三十余人,安息日約七十余人。會堂是張寧法的屋業,月租收一半,只十二元。已經買妥建筑新堂的地皮。近年來頗有進步,并組織游行布道,向外發展。羅天德(士古)追隨張巴拿巴,參加了張巴拿巴在漢口、南京舉行的兩次全國大會,見前述。抗戰期間,夫婦二人還追隨到了南洋。張石頭譽其為張巴拿巴忠實支持者之一。廣州多數沒有追隨張巴拿巴。
當年九、十月給總部的捐款五十元。但《聖靈報》(第七卷九~十期)記為“廣東本會”。當時廣東并無支部,或許指的就是“廣州本會”所捐?
七大之后,九月間,朱恩光又受總部委派到廣東本會工作,巡視廣州、汕頭、香港等地。在廣州四個月,幫助召開靈恩會,受洗的人很多。
一九三四年,八次臨大(后改稱為九大)上,“廣東本會代表黃基磐執事報告說:“本會於民國二十二年度(一九三三)受洗的人數三十四名,計共男女靈胞一百三十名。二十三年度,即本年一月至五月止,受洗八百,每晚聚會三四十人,安息日即九十余人。大崗墟祈禱所人數十六人,本年受洗二名。……捐項方面,廣州本會,每年所入之捐款三百余元。”其中又述香港之事。此處“廣東本會代表”云云,或許就是廣東各會推選的代表,故涉及廣州,也涉及香港。上述“男女靈胞一百三十名”云云,應為廣州真會之概況。
到一九三七年時,廣州代表張寧法報告說:“廣州本會前此曾經假弟兄之一場擾亂。感謝主恩,仍能站立得主,而漸趨於穩固。至今人數有三百余人。因社會不景氣,信徒多旅外謀生。安息日聚會約百余人。附近祈禱所三處,尚見安常。年來廣州本會,對於香港、香山、汕頭等處本會,亦多所幫助。”總部傳道曾前來整理。黃基磐執事常駐管理。
張寧法的報告中所說廣州“前此曾經假弟兄之一場擾亂”不知何指,可惜沒有找到記載。此處之事應與張巴拿巴之事相關。雖然一九三二年朱恩光在七次臨大(后改稱八大)上報告時,所說六次臨大(后改稱七大,一九三零召開)之后“假師傅”的搗亂,已經解決,“終歸失敗”。然而,張巴拿巴一直在活動,唱對台戲,一九三七年張寧法所說之近年來假師傅搗亂云云,很難不是指的張巴拿巴。
香港:一九三零年六次臨大(后改稱七大)之后,朱恩光曾與吳約生同往香港幫助教會,“該處人數雖不多,尚屬明了大局。在港約一月,教會天天興旺。只以房子太小,遂有曾執事獻了一個房子作為會堂之用。”這些情況,是朱恩光在七次臨大上報告的。這個有關香港的報告,寥寥數語,然而意義重大。前面已經論說過,當一九三零年總部要開革處理張巴拿巴時,張巴拿巴得到消息就立即跑來香港另立總部。而香港真會不為所動,服從了大局。不過是否絕對的全部信徒都是如此,那也很難說,只是不知更多詳情。朱恩光在一九三四年召開的八次臨大上報告說,香港也有不少人因張殿舉搗亂而冷漠了。香港真會創始人邱馬利亞忠心耿耿地追隨張巴拿巴。但從后來的情況看,邱馬利亞還是離開了張巴拿巴,只是如何離開的,找不到資料。
一九三二年尚見興旺,人數日見增加,會堂亦在籌備建筑中。
一九三四年立陳永固、黃虔真兩位女執事。香港土瓜灣真會有信徒約四十名,施洗數十人。
一九三五年,香港九龍真會自廣州黃基磐執事由廣州來此工作之后,“藉聖靈引導之力,會務頗有蓬勃發展之望。人數不多,但最近亦有五六人申請施洗。會堂因曾執事個人經濟關系,恐將遷移。”於一九三六年遷往“九龍城龍崗道十八號地下”。
一九三七年,在十次全大上,香港代表古撒母耳報告說:“港會過去三年中,是渡?最危險的過程,乃因當職者之糊塗行事,而陷港會於几乎關門之地步。當時有上海本會吳女執事回粵,轉述總部對港會之關念。此時黃基磐執事亦來港,擬協力復興港會,重新組織於本會規章之上,不為任何個人所把持,教會逐漸有復興之象,各靈胞之靈性亦現活躍。”古撒母耳的報告意味深長,可惜語焉不詳。所謂“過去三年最危險的過程”指何而言?筆者推測當為張巴拿巴之所為。港會的“復興”,當即張巴拿巴在香港另立總部之倒台。
香港真會窮人很多,但是最願意出錢幫助教會的卻也是窮人。在總部第四期神學會(民國二十六年,一九三七年,三月廿九日起始,為期四個月)前后,受洗者有六十余人(當時古撒母耳正赴總部神學會學習)。十大之前,總部又派唐靈光到港會幫助,又施洗兩次。人數已有八十余人。“六七年來輾轉於病弱線上之港會,今已漸得健旺,足見教會極應有嚴密之組織,與合理之教牧,方能健全發展,是亦可為辦理教會者之借鏡矣!”
沙頭角真耶穌教會。
《卅年專刊》上這段歷史是誰記載的不詳。從內容看丘馬利亞姐弟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“真神揀選丘馬利亞執事,蒙主賜他智慧和醫病趕鬼的能力。犧牲自己,到中外各地宣傳主名不懈”。在一九三二年八月,“蒙聖靈引導”回國(這可能是邱馬利亞離開張巴拿巴的開始)。丘馬利亞帶領子女及其弟磯法回到香港。一九三四年,到沙頭角圩宣傳真道。“藉神的能力,醫好很多奇怪的病、死人復活、把鬼趕出。”丘馬利亞的記載更具體一些,為“有一少婦因生產死了三小時,請我去奉主名叫他復活,他就好了。”丘馬利亞本來就是以“西法接生為業”的。據張石頭的記載,邱馬利亞大約在一九三零年的十一月,在南洋檳城學的接生。《卅年專刊》下文又說“又一手生瘡的、又十數年心氣病的、又几個小孩驚瘋症,均奉主名治好了。”一九三五年五月十二日成立祈禱所。當時還有陳西番雅長老協助。過了一個安息日,陳西番雅又往樟坑徑去了。“本祈禱所日見興旺。醫好無數奇怪的病症。受大水洗禮加入本所日益增加。”丘磯法的見證說是“一九三五年五月十二日,同我姐創辦沙頭角真教會祈禱所。當時有陳西番雅長老由南洋回來,立我為的執事。是時有一得狂朦症及各種奇怪之病,得主恩治愈,教會興旺。”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二日,正式成立沙頭角真耶穌教會。
關於沙頭角教會,丘馬利亞的弟弟丘磯法,寫過一篇自證(見《卅年專刊》),題為“丘磯法見證”,對於了解沙頭角真會之創建不無益處,其文曰:
“我於民國二十一年(一九三二),經我姐丘馬利亞用真理勸我,又見許多重病得好,我就受了聖靈的感動,在一九三二年受洗,同年八月十四日受了聖靈。是月廿八日,同子女等十人回香港,恢復我家跌打專科的營業。一九三五年五月十二日同我姐創辦沙頭角祈禱所。當時有陳西番雅長老由南洋回來立我為執事。是時有一得狂朦症及各種奇怪之病,得主恩治愈,教會興旺。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二日成立沙頭角教會。一九三五年九月一日與我姐創辦大埔祈禱所。這祈禱所是一個同靈丘安因病愈感恩設立的。”
一九四七年沙頭角教會設在九龍沙頭角圩大王街二號。
大埔墟真耶穌教會。
大埔墟的創始也是丘馬利亞姐弟二人工作的結果:“真神愛人是無所不至,所以藉?我們信主的人,隨處隨地宣傳末世救恩。今蒙救主耶穌基督的靈揀選丘馬利亞、磯法二位執事,蒙主賜聖靈同在、充滿智能、醫病趕鬼的權柄,真神的恩惠。二位執事全憑?救主的博愛有益於我們信主的人。所以常把末世的福音到各地宣傳。他在南洋蒙聖靈引導回港。”一九三五年的五月十二日,在沙頭角創辦真耶穌教會(見前述沙頭角真會略史),“盡力盡心,一本勇敢為?神家的聖工不懈,靠?聖靈的萬能醫病趕鬼,感動水陸愚智的人都痛改悔罪,棄假為真,崇拜救主的名。而救主的名聲又傳揚到大埔圩。當時有丘安,聖名彼得,身患離奇的鬼病(丘馬利亞記載為“患兒病”),經中西醫生用藥不少,未見功效,醫生證明此病無法醫治。民國二十四年(一九三五)五月二十九到沙頭角教會求醫。馬利亞執事就奉主耶穌聖名給他趕鬼醫病,日見平安。六月一日受洗禮,就平安回來大埔,盡力為主作見證,親朋各方之人盡受感動。是年九月一日,請丘馬利亞執事和(丘)磯法執事二位到來大埔創辦真耶穌教會。祈禱靈工大作,醫好很多重輕病魔,從此教會日見興旺,受洗人數日見增加。”為教會的建立奠定了雄厚基礎。丘磯法說是與其姐創辦大埔祈禱所。
一九四七年大埔區會,設在九龍大埔圩靖遠街五十七號二樓。
《卅年專刊》關於廣東省真耶穌教會歷史的記載,有張寧法專門撰文介紹,涉及地點有廣州、香港、新陂、中山、沙頭角、大埔墟。其內容對於抗日戰爭時期有片言只語的涉及,主要的是抗日戰爭結束之后的狀況,以前則沒有加以敘述。但中山、沙頭角、樟木頭等地又另有專門記述,以及丘馬利亞及丘磯法的兩篇見證,涉及到這個歷史階段。
中山真會。《卅年專刊》載有歐漢琛撰寫的略曆。其開創,是在民國二十三年(一九三四),香港真會陳永周女執事回中山在西梗鄉做見證,說明耶穌的真理和神跡。首先“蒙恩”的是洪宏芳几個人。於是前往香港九龍真會“受洗歸主,由此播下靈種”。同年,陳永周女執事發函廣州真會差派傳道人員前來幫助開墾。廣州真會就派遣吳約生先生來中山工作。當時西椏鄉受洗者大約有七八人,於是成立祈禱所。《聖靈報》第十卷第七期載《中山縣靈工近訊》說“七月廿一日,接吳約生靈胞函稱:小弟前蒙主引導,奉差遣到中山縣工作,迄今有已(?已有)年余矣。近聞東區西椏鄉已蒙主引導有位熱誠兄弟李光華先生,實行獻堂,永為本會會所。”
歐漢琛又說,到民國二十四年(一九三五),“鑒於求主指示向城市發展”,一月分在石岐太平路一家商店的三樓找了一處臨時處所。“聖靈施恩,慕道者有各老會二三十人”,石岐於是就建立了祈禱所,早晚都有聚會。“靈工大振,頗有機會”。不過,可惜的是吳約生因為私事要返回廣州,以“致牧養無人,而初入會之兄弟多根基未固,曾被魔鬼進攻,致呈冷落。”其間,廣州雖然曾派(黃)基磐執事前來幫助,但不能長期堅持。一九三五年事,上述《中山近訊》則說:此間我們在在石岐工作……現蒙主反揀選十有余人。現在遷址於民安街四十八號……設立祈禱所。”歐漢琛則又說最后終於因為經費沒有?落,在民國二十六年(一九三七)春天遷到歐佐欽先生的樓上暫作祈禱所所址。這時,田腓力執事也在此逗留了兩個月之久,作“牧養工作”。
到民國二十六年(一九三七)夏,廣州再派梁耀基先生到中山來工作,“自此才與陳永固女執事復奔走於石岐、西椏、沙溪為主作工。”五月,在石岐召開第二次靈恩大會,正式成立教會。安息日聚會時約有三十余人。梁耀基任傳道、歐佐欽先生任財務、歐漢琛則理文書。
石岐區會,創辦於一九三八年七月,創始人為吳約生,在中山石岐孫文西路;據前述中山石岐正式成立教會在一九三八年的五月。據前,中山有四處真會:石岐、沙溪圩祈禱所、石門祈禱所、西椏祈禱所。
日軍侵及中山是在民國二十八年(一九三九)年的事。
新陂區會,設在惠州博羅新陂,一九三六年十二月由田腓力等創辦。實際上新陂教會的建立同南洋北婆羅洲支部靈恩布道隊的活動有關。《聖靈報》十二卷第一期載,民國廿六年(一九三七)一月十六日,布道隊在新陂“又開洗禮恩門,男女共十九名,現本會在此已經成立……各教會的假冒已被揭破,教友們除一般趨炎附勢之輩,其余熱心事主,盼望得救者,都受感動,多數棄假歸真……仍繼續向魔鬼的營壘進攻,以期多救出主的子民。現擬另向古竹方面工作”云云。
汕頭:一九三零年六次臨大(后改稱七大)之后,朱恩光受總部之命到汕頭幫助教會。一九三二年,在七次臨大(后改稱八大)上報告說,“信徒約有一二百人,會堂共分四處,假師傅的會所也有一處。該四處本會均表服從總部,不與魔鬼為伍。但其中很是混亂,因缺少傳道人之故。”
七次臨大之后,朱恩光正式成為總部傳道人。一九三二年九月到了廣東。一九三四年,在八次臨大(后改稱九大)上報告說,在廣州呆了四個月。本想再到香港,突然接到總部來函,命先往汕頭,因張殿舉在汕頭擾亂。“汕頭本會原有靈胞二百多名,一經殿舉騷擾,就混亂了,也因沒有牧人的緣故。我在那里四個月,蒙神祝福,也勸勉多人出來,另設教會。我等到教會復興之后,再到香港。因香港不多人,亦因殿舉搗亂,便多冷淡了。……汕頭本會成立之后,都靠神恩,得以保守。”
此處朱恩光的介紹不算很詳細。前面已經說過,汕頭原有四處真會,假師傅亦有一處。經張殿舉騷擾之后,經拯救又有几處?沒有說。似乎只有一處,因為朱恩光報告說“也勸勉多人出來,另設教會”,那么,大概只有一處?
一九三五年,《聖靈報》第十卷第十期報載“汕頭靈工近有進步”一文,吳道澤報告說,九月廿二日“主開洗禮恩門……”。惜資料殘缺,進一步詳情不得而知。
一九三七年十大召開,汕頭代表吳道澤報告汕頭情況說“汕本會三年來新近受洗者約六十余人,合原有靈胞有一百二三十人。安息日聚會有七八十人。一切房租什費,每月約需十六七元。不敷之額,由弟設法負擔。管理及傳道方面弟與二三弟兄擔任。過去亦曾得總部朱恩光執事及廣州張寧法執事等之幫助,由冷落而振興。然就目下情形,汕本會仍是非常困弱,亟需振刷。”大約已經又回復到原來水平。
東莞樟坑徑鄉,一九三二年,《聖靈報》第七卷第九~十期載消息說:“接廣東東莞陳煌達等函稱:九月六日田腓力執事由(香)港抵敝鄉,宣傳真道,蒙神同工,不數日,竟有二十六人領洗歸入本會。中有兩家前系巴色會,余均異邦人。”第八卷第四期則載廣州吳約生撰“東莞樟坑徑布道紀述”一文,謂:“去歲十二月廿一日,香港本會來函報告東莞樟坑徑鄉……受洗男女已有廿二人(同前述報導相比,少了四人)。其中多由巴色會出來的。
此工作系前次田腓力執事由滬過港時,曾到那里撒下靈種。”不多日,田回了南洋。港會函請粵會(當指廣州真會)派人前往幫助。隨即派張約生、張天佑到香港,會同邱馬利亞及柯信堅一齊前往。晚上到陳煌達家書房芝蘭軒集會。附近鄉民聞聲而至,可容百余人之軒,竟無插足之地。一連聚會四晚。一晚,有一個巴色會的教書先生,還做過傳道,專門來此進行了一場辯論,問他“父子聖靈”的名是誰,還又答不上來。“當晚受靈洗者二人,受靈感的也不少,并有六人願棄假歸真,欣然領洗。在受洗時,有一婦人見水變血……。”
在這個歷史階段當中,據《卅年專刊》統計表,廣東省新建的分、區會有:一九三五年五月,丘馬利亞創沙頭角區會。同年,丘馬利亞又創大埔區會。一九三六年十二月,田腓力等創新陂區會,和上述整理者一樣。但統計表中還有祈禱所如下:一九三四年,陳永固創西椏、一九三二年建樟坑徑、一九三六年建黃竹坑等祈禱所;后兩者創始人不詳。
《總部十周年紀念專刊》統計表則僅記廣東有兩個祈禱所:一九三二年建樟坑徑祈禱所,在東莞樟坑徑,無負責人。沙頭角祈禱所,一九三五年由邱馬利亞創建,在廣九路深圳沙頭角。又記香港九龍新界,於一九三五年創建了大埔祈禱所,一九三七年負責人為邱磯法。